進入8月份,玉米普遍進入抽雄、吐絲期,這個時期是玉米對高溫最敏感的時期,也是決定產量最關鍵的時期!目前,不少地區玉米已遭受“卡脖子旱”,提醒大家,要警惕熱害!自今年入伏以來,各地高溫、旱情再次來襲,如果持續高溫,各地玉米田將出現“空稈”、“畸形穗”、“香蕉穗”、“花粒”等現象,導致減產嚴重和農民重大損失!
據氣象部門預測,8月中下旬還將延續高溫,大部分地區氣溫比正常年份都偏高1-4℃,農田的莊稼開始發生干旱,尤其是需要大水大肥的玉米表現尤為突出,部分田塊的玉米不但出現卷葉的現象,有的已經開始枯黃,如果不及時加強管理,可能會造成大面積的減產,部分玉米將出現玉米穗不結籽的現象。
高溫干旱階段應采取多種技術措施應對玉米高溫熱害。有以下幾點措施:
1、適時澆水
玉米穗期耗水量最大,占一生耗水總量的30%-35%,抽雄期耗水強度最大,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,干旱、缺水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,甚至絕收,嚴重影響產量。
由于今年連續十幾天的高溫天氣、無有效降水,土地已經開始漸漸干涸,各地區的玉米生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。此時要及時灌溉,否則,損失不可估量。
2、適當追肥
穗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、需肥強度最大的時期,對氮、磷、鉀的吸收量分別占玉米一生吸收總量50%-55%、52%-60%和75%-85%。要根據情況適當追肥。
玉米進入抽雄、吐絲期,可以追施一次攻粒肥,肥料以速效氮肥為主,建議施用園林牌40%(28-6-6)復合肥或園林28%脲銨氮肥10-20公斤/畝,能起到促進籽粒灌漿,提高結實率和粒重的目的。
3、去除空稈
空稈植株影響大田的通風透光,并與正常植株爭水肥,空耗養分,還有可能傳播病害,嚴重影響產量,要及早去除。
玉米除了上部果穗外,其第二、第三果穗發育遲緩,除特殊品種外,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小穗是不能結實,這樣的“瞎棒”應去除,減少養分無效消耗,促使主穗充實,棒大粒多,籽粒飽滿,增加產量。
去除空稈、瞎棒同時,要及時去除病株,減少病蟲害傳播。
4、中耕培土
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水供應狀況,促進根系發育,還可清除雜草,追肥時應結合培土,這樣能增加玉米氣生根的形成數量,可增強玉米抗倒伏性能。
5、病蟲防治
病蟲害防治要早發現早防治,據全國農技中心預測,今年三代粘蟲、穗期玉米螟、紋枯病、大小斑病、褐斑病等局部偏重發生,8月份為各種病蟲為害盛期。
(1)紋枯病:發病早期,將植株下部的葉片剝除2-3片,然后對莖基部噴施5%井岡霉素1000倍液,連噴2-3次。
(2)大小斑病、褐斑病:發病初期,噴施50%多菌靈或70%甲基托布津500-800倍液,連噴2-3次。
(3)粘蟲:對植株的心葉噴施毒死蜱乳油、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。
(4)玉米螟、棉鈴蟲:大喇叭口期,將辛硫磷顆粒劑(或毒死蜱顆粒劑)逐株撒入心葉中。進入穗期后,用80%敵敵畏100倍液滴花絲,每個雌穗2-3滴。
6、適期晚收
推廣適期晚收技術,可以保證玉米有足夠的灌漿時間,是提高粒重,增產增收的有效措施。力爭在9月底10月初玉米完熟期收獲,玉米成熟的標準是果穗苞葉變白,干枯、松散,乳線消失,籽粒有光澤,這時通常粒重最高,這項技術不用增加任何成本投入,在一定時間內,每推遲1天收獲,千粒重平均提高3克左右。